2023年,世界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。
刚刚过去的2022年,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。俄乌战争,疫情持续,极端高温、市场剧烈震荡……对于正经历深度转型的中国保险业来说,亦是一次次冰与火的历练。
作为上海重要的对外金融“名片”和大型综合性保险集团,中国太保的2022年也是持续转型、奋勇拼搏的一年,产险提质增效、寿险转型深化、迎战市场冲击、有序应对疫情、助力乡村振兴、康养布局加速、区域战略推进……一件件实事、一帧帧画面,串联起太保与时代共振的2022年。
近日,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孔庆伟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,2022年是非常不容易、非常了不起,更是创造奇迹的一年。全体太保员工和营销伙伴团结一心,奋勇拼搏,扛住了压力,稳住了脚步,推动公司朝着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持续前行。这一年,太保集团业务快速增长,发展增速位列上市同业前茅,核心业务发展稳中向好,利润和营运利润圆满完成全年目标。
“在各种不确定性叠加的大环境中,我们仍然创造了新的历史高度,收获了结果的确定性,交出了一张有分量、有质量的成绩单。”孔庆伟说。
律回春渐,万象更新。2023年,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。站在历史交汇点上,中国太保如何开展新布局?
“转型永远在路上。”孔庆伟表示,今天的中国太保已成为一家综合性金融保险服务集团,拥有覆盖保险全价值链的各保险子公司。2023年仍然是挑战巨大的一年,越是不确定性加剧的时刻,越要满怀信心,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、普惠性,始终紧扣服务国家战略、护航美好生活的经营逻辑,持续筑牢风险防控的基本面,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道路。
迈上新征程:服务“国之大者” 开启保险新时代
记者: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到本世纪中叶,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作为大型保险集团掌舵人,您认为保险业在其中可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?
孔庆伟: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把握正确前进方向,开辟全新发展道路确立了根本指引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最大的大局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,建设保险业现代化,是中国保险业新的时代命题。
保险天然具有经济“减震器”和社会“稳定器”功能。作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保险公司要始终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全局,服务国之大者,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优势,在服务高质量发展,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起到更大支撑作用。
例如,深入服务供给侧改革,积极参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,服务科技自立自强,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,为有效扩大内需,形成国内统一市场,构建“双循环”格局贡献力量;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能力,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;优化社会治理服务,深化与民政、公安、医院、法院、学校等机构合作,打造共建共享的综合治理体系;为高危行业建立专项安全生产保障产品,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水平等等。
在护航美好生活方面,保险行业可以运用保险再分配机制的特点,推动社会资源配置趋向均衡,助力实现共同富裕。简而言之,就是要让保险真正走进更广泛人群的生活,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风险管理手段,成为健康美好长寿时代的强大保障。
前途是光明的,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从国际来看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进,全球化逆转、大国战略博弈、气候变化风险加剧等不确定因素,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稳定和中国的持续发展构成新的挑战。从国内来看,保险行业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繁荣发展周期后,也面临着客户需求升级,行业有效供给不足,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的局面。
如何深化新领域的能力建设,对保险主业形成更好的支撑,如何实现保险专业子公司和非保子公司之间的协同管理,形成价值创造的合力,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,都对我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,为实现未来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创业创造的动力。
五年转型路:前瞻布局迎巨变 稳中有进开新局
记者:近年来,保险行业进入转型深水期。 从中国太保的实践来看,如何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?
孔庆伟:早在2017年,我们就提出“成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引领者”的目标愿景,这是准确把握行业趋势,客观分析公司经营基础,统筹面向未来的转型和发展要求作出的战略选择。五年来,我们通过转型2.0的持续推进,为确保公司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前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总结来看,我认为需要坚定“六个坚持”:
一是坚持价值核心。创造价值是企业的立身之本。在中国太保的发展历程中,我们始终以价值为核心,把握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特点,因时因势做好发展谋划,寻找不同周期下实现价值持续增长的最优路径。2017年,我们在行业高速增长的背后,看到了粗放式发展导致价值增长承压的巨大隐忧,率先开启核心业务转型历程,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发展动能的转换,培育新的价值增长点。同时,我们不断完善对价值多元化的认知,积极引入ESG管理理念,深入服务国家战略、实体经济和美好生活。
二是坚持客户导向。读懂人民所想,才能抓住时代所向。我们的心中,始终要有具体的鲜活的“人”。当前,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,对保险业的角色需求已经从过去单一的财务补偿者,进化为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,对保险业的服务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服务正在成为新时代保险业新的核心竞争力。2019年以来,我们全面推进“太保服务”品牌行动,夯实“责任、智慧、温度”特色标签。截至2022年11月,我们的客户数量已从2017年的1.2亿增长到超过1.7亿。在行业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评价中,产寿健公司始终稳居所在领域的领先水平。
三是坚持长期主义。长期主义作为企业基本管理理念和战略选择,要求我们放长眼光,放大格局,做好战略谋划,探索战略空间,增厚战略储备,深入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历程,放长眼光,放大格局,以长期坚守把握长期机遇,以长期奋斗迎接长期挑战。践行长期主义还要统筹好当下和未来的关系。要以未来引领当下,也要避免空谈愿景却无视当下。只有走好当下的每一步,才能走向未来,拥有未来。
四是坚持科技赋能。近年来,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关键,为此我们不断完善“管、研、用”分离的科技治理架构,成立太保科技公司,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,推动科技长期能力建设,加快数据资产化经营,把信息安全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,让科技创新成为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。
五是坚持协同共生。2018年以来,我们全面推进协同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,完善从集团到基层机构上下贯通的协同管理架构,建立健全子公司业务协同的市场化机制,形成同向同行的合力。今天中国太保的发展,已经不再是各板块的单兵作战,而是不同专业能力的整体协作,充分体现并不断巩固全牌照、全链条的综合优势。
六是坚持底线思维。这几年在实践中,我们始终把底线思维贯穿在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中,通过优化公司治理,健全风控体系,强化条线管控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。
转型的路从来没有现成的答案。过去五年,在时代之变、世界之变和行业之变交织重叠的大背景下,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,走出了具有中国太保特色的转型道路。我们相信,通过五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,将是我们走好走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,需要长期坚持,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。
谱写新篇章:全力推动新时代太保高质量发展
记者:2023年依然机遇与挑战并存,中国太保如何开展新布局?
孔庆伟: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。中国太保将把握战略主动,抓住时代机遇,在保险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塑造全新的引领地位。
2023年,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战略传导和策略优化的联动管理机制,在整体经营目标的大方向下,做好实施路线图的规划,加强对市场动态的及时跟踪研判,开展季度分析检视,优化市场策略实施的过程管理,提高全年经营结果的可控性和可预期性。
具体方向上,中国太保将持续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,包括深化可持续保险发展、服务产业升级、提升民生保障、参与社会治理、服务绿色转型、以及构建可持续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加强可持续运营体系建设。
我们还将继续优化健养布局,建设融合共生的健养服务新生态。大健养布局是集团的长期战略,也是全面增强客户经营能力建设,构筑公司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。同时,将把握国家区域战略的政策机遇,积极融入重点区域发展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构筑新的增长极。
2023年仍然是挑战巨大的一年,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考验。越是不确定性加剧的时刻,越要满怀信心。时代是最好的塑造者和见证者,一家成功走向伟大的企业,一定是经历千锤百炼而矢志不改,经历不同周期的洗礼而愈加焕发生机和活力的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发表评论